在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中,接触器是至关重要的元件,主要用于控制主电机(如行走电机、回转电机、臂架变幅电机、伸缩电机等)的启动、停止、正反转以及大电流负载的通断。根据设计需求和应用场景,直臂机上常用的接触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磁式接触器:
*原理与特点:这是传统、应用广泛的接触器类型。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铁:当控制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驱动衔铁带动主触点和辅助触点动作(闭合或断开),从而接通或分断主电路。控制线圈通常由较低电压(如24VDC或交流电压)驱动。
*优点:
*技术成熟,可靠性高:经过长期验证,结构相对简单,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
*成本相对较低:相比其他类型,初始购置成本通常更低。
*承载电流能力强:能直接控制较大电流(几十安培到几百安培)的电机负载。
*物理隔离:提供主电路与控制电路之间的电气隔离。
*缺点:
*机械磨损与寿命:触点开合会产生电弧,长期使用后触点会磨损、烧蚀,需要定期维护或更换。机械动作部分也可能磨损。
*动作速度有限:相比固态器件,吸合和释放时间较长。
*产生噪音:吸合和释放时会产生“咔哒”声。
*对震动敏感:强烈的震动可能导致误动作或接触不良。
*直臂机应用:广泛应用于控制行走、回转、变幅、伸缩等主驱动电机,尤其是在需要高电流承载能力和成本效益优先的场景。
2.固态接触器:
*原理与特点:基于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如晶闸管/SCR、双向晶闸管/TRIAC、功率MOSFET、IGBT等)构建。利用电子开关特性,通过低功率的控制信号(光耦隔离)来导通或关断主电路电流。
*优点:
*无触点,长寿命:没有机械动作和电弧产生,理论上寿命近乎(主要受限于半导体器件和散热),维护需求极低。
*动作速度快:开关速度极快(微秒级),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
*无声运行:完全没有机械噪音。
*抗震动冲击:全固态结构,对机械震动和冲击不敏感。
*高开关频率:适合需要频繁启停操作的场合。
*缺点:
*成本较高:初始购置成本通常高于同等规格的电磁接触器。
*导通压降与发热:半导体器件导通时有压降,会产生热量,需要良好的散热设计(散热片甚至风扇)。
*过载和短路耐受能力较弱:对瞬间过电流和短路电流敏感,需要配合快速熔断器或电子保护电路。
*漏电流:关断状态下可能有微小漏电流。
*直臂机应用:常用于控制需要频繁操作、要求静音、高可靠性、免维护的负载,或者用于替代电磁接触器在小功率辅助系统(如某些泵、风扇)或作为中间继电器使用。在大功率主驱动电机上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受成本和散热限制),但随着技术发展和成本下降,应用在增加。
3.真空接触器:
*原理与特点:将主触点密封在真空灭弧室中。利用真空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来分断电流。
*优点:
*优异的灭弧能力:真空环境几乎不产生电弧,或电弧极易熄灭,触点磨损,寿命长。
*适合频繁操作:特别适合需要频繁接通分断大电流的场合。
*体积相对紧凑:对于同等电流等级,真空灭弧室比空气灭弧室小。
*防火防爆:无外部电弧和气体喷出,安全性高。
*缺点:
*成本:制造工艺复杂,成本显著高于电磁接触器。
*截流过电压风险:分断小电感电流时可能产生较高的操作过电压,需要配合保护措施(如RC吸收回路)。
*直臂机应用:在直臂机上应用相对较少,除非是特别、要求极高可靠性和超长免维护周期的机型,或者用于控制某些特殊的大功率、需要频繁操作的负载(如大型液压泵电机)。普通直臂机因成本考量较少采用。
总结:
目前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上主流、应用广泛的接触器类型仍然是电磁式接触器,因其成熟可靠、成本效益高、承载能力强。固态接触器凭借其无触点、长寿命、静音、耐震动的优势,在辅助系统、小功率负载以及部分对维护要求极高的主驱动系统中应用逐渐增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真空接触器因成本高昂,在标准直臂机上应用有限。
选择哪种接触器类型取决于具体电机的功率、工作制(频繁程度)、成本预算、可靠性要求、维护策略以及对噪音和震动敏感度等因素。控制系统设计者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为直臂机的不同功能模块选择的接触器。
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机)是依靠多节伸缩臂架到达高空的复杂机械设备。其安全、、运行高度依赖多种传感器构成的监测与控制系统。以下是直臂机上常见的传感器种类及其作用:
1.臂架角度传感器:
*类型:倾角传感器(倾斜仪)、旋转编码器(与回转机构或铰接点联动)。
*作用:实时测量各节臂架相对于水平面或基准面的倾斜角度,以及臂架整体相对于底盘的旋转角度。这是计算工作平台实际位置(水平距离和高度)的关键输入,直接影响平台定位精度、作业范围计算和稳定性控制。数据用于操作界面显示、自动调平、超范围作业限制(如防倾翻保护)。
2.臂架伸缩位置传感器:
*类型:拉线位移传感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旋转编码器(通过测量卷筒旋转或齿轮齿条运动间接计算)。
*作用:测量各节伸缩臂的伸出长度。结合角度信息,控制系统才能计算出工作平台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位置,实现定位、自动路径规划和安全区域限制(如防止与障碍物碰撞)。
3.液压系统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作用:监测主液压系统压力、各油缸(举升、伸缩、变幅油缸)的进油腔和回油腔压力。用于判断负载状态、检测系统阻塞或泄漏、实现过载保护(当压力超过设定阈值时限制动作或发出警报),并参与液压流量的闭环控制。
*温度传感器:
*作用:监测液压油温度。油温过高会降低油液粘度、损坏密封件、影响系统效率和安全,传感器触发报警或自动降功率运行以保护系统。
4.安全防护传感器:
*防碰撞传感器:
*类型: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接触式限位开关(机械触碰杆)。
*作用:安装在臂架末端、平台周围或关键结构点,探测附近障碍物。当检测到潜在碰撞风险时,系统会发出警报、自动减速或停止危险方向的动作,防止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水平/倾斜传感器:
*作用:安装在底盘车架上,监测设备整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这是至关重要的安全传感器,一旦检测到设备倾斜超过安全阈值(通常很小,如3-5度),会立即锁定所有危险动作(如举升、向外伸臂),强制设备进入安全模式,防止倾翻事故。
*风速传感器:
*作用:安装在平台或臂架高处,实时测量环境风速。强风会显著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当风速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并可能自动限制臂架高度和伸出长度,或要求操作员降低平台高度以确保安全。
5.载荷/称重传感器:
*类型:压力传感器(通过监测支撑油缸压力间接计算载荷)、称重传感器(集成在平台悬挂点或提升机构中)、应变片。
*作用:实时监测工作平台上的动态载荷(包括操作员、工具、物料等总重量)。这是防超载保护的,确保设备始终在额定工作范围内运行。超载时系统会禁止举升或伸臂动作,并发出警报。
6.操控输入传感器:
*类型:操纵杆内的电位器、霍尔效应传感器、微动开关。
*作用:将操作员在平台控制台或地面控制台发出的动作指令(如方向、速度)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中央控制器,驱动相应的液压阀和电机执行动作。
总结:
直臂机是一个由角度、位置、压力、载荷、水平、风速、碰撞探测等多种传感器共同构成的精密感知网络。这些传感器如同机器的“感官”,持续不断地将关键状态信息反馈给中央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处理这些实时数据,控制液压执行元件动作,实现平台的平稳升降、伸缩、旋转和定位;更重要的是,它构成了多层次的安全保护屏障,通过角度限位、载荷限制、水平监测、风速预警、碰撞规避等机制,程度地保障了操作人员、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没有这套完善的传感器系统,现代直臂机的安全性和性将无从谈起。
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通常简称为“直臂车”)的使用寿命没有一个固定的年限,因为它受到多种关键因素的显著影响。不过,我们可以根据行业经验和普遍观察,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和分析:
影响因素:
1.制造质量与设计:(如JLG、吉尼、斯凯杰科、鼎力等)通常采用更高标准的材料、工艺和设计,其结构强度和耐用性更好,先天寿命更长。初始设计寿命通常在10-15年左右。
2.使用强度与频率:这是决定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强度使用:在大型建筑工地、频繁移动、长时间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运行、工况恶劣(如粉尘大、路面颠簸),设备磨损加速,寿命可能缩短至8-12年甚至更短。
*中等/低强度使用:在工厂维护、场馆清洁、偶尔使用的项目中,设备负荷较轻、运行时间少、工况较好,寿命可达15-20年甚至更长。租赁公司的设备通常使用强度较高。
3.维护保养水平:
*严格遵循保养计划:按时更换液压油、滤芯、润滑油,定期检查关键结构件(臂架、转台、底盘)、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装置,及时修复小问题,能显著延长设备寿命,是达到甚至超过设计寿命的关键。
*保养不善:忽视保养、使用劣质油品、带病运行会急剧加速磨损和老化,导致部件(发动机/电机、液压泵、阀、臂架结构)过早损坏,寿命可能远低于10年。
4.工作环境:
*恶劣环境:长期在腐蚀性环境(化工厂、海边)、温度(严寒或酷暑)、多粉尘/多沙尘环境下工作,会加速结构腐蚀、密封件老化、电气元件故障。
*良好环境:主要在室内或干燥、温和的室外环境使用,设备老化速度慢。
5.操作规范性:粗暴操作(急起急停、超载、撞击障碍物)会对结构、液压系统造成冲击损伤,缩短寿命。、平稳的操作是保护设备的基础。
6.技术进步与法规要求:随着安全法规和排放标准(针对内燃机)的更新,较老的设备可能在达到物理寿命前,因不符合新规(如安全功能缺失、排放超标)而被限制使用或强制淘汰。
使用寿命总结:
*普遍范围:在正常使用、中等强度且得到良好维护的前提下,一台质量合格的直臂车的经济使用寿命通常在10到20年之间。
*常见区间:对于多数租赁公司和终端用户,12-15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实际使用年限参考值。超过这个年限,维护成本和故障率通常会显著上升。
*极限情况:保养、使用强度很低的设备,可能使用超过20年;而高强度使用且保养差的设备,可能不到10年就因维修成本过高或关键部件报废而提前退役。
延长寿命的关键:
*严格执行制造商推荐的保养计划。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规范操作。
*避免超载和在不适宜的地形上冒险使用。
*每次使用前后进行基本检查。
*及时修复所有故障和损坏。
*恶劣环境使用后及时清洁保养。
结论:
直臂车的使用寿命是一个动态值,良好维护和合理使用是化其寿命(通常可达10-20年)的。与其过分关注一个固定的年限数字,不如将精力投入到建立科学的维护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上,这样才能确保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安全、、经济地运行。终退役的决定往往基于持续的维修成本是否已超过设备价值,以及设备能否满足新的安全和性能要求。